图①:“奋斗者”号注水下潜。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
图②:大洋86航次任务期间,潜水器布放前,技术人员拆除“蛟龙”号限位销和潜水器系固。 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供图
图③:执行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任务的“雪龙2”号在阿蒙森海开展大洋考察作业。 新华社发
不久前,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“梦想”号在广东广州正式入列。这标志着我国在深海进入、深海探测、深海开发上迈出了重要一步,是建设海洋强国、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。
逐梦深蓝,科技助力。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不断取得新突破,持续推动深海事业迈上新台阶。
深度不断拓展
从下潜600米到挺进万米深渊,一系列关键技术大显身手。“深海里有许多发光的浮游生物,它们仿佛是夜空中的流星,出现的时间虽然短暂,却五彩斑斓,令人叹为观止。”蔡嘉慧难掩兴奋。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名海洋科学家,她参加了我国自然资源部组织的2024年西太平洋国际航次科考任务,跟随“蛟龙”号载人潜水器潜入海底。
我国自主设计、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“蛟龙”号,已完成317次下潜,累计搭载900余人次下潜,为我国乃至全球深海探测提供了有力支撑。而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海深载人潜水器“奋斗者”号,完成万米级海试,首次探底马里亚纳海沟“挑战者深渊”,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万米载人深潜的国家。
深海深渊,一度被认为是海洋科考的“禁区”。但越是漆黑、高压、低温和地质运动活跃的“深海荒漠”研究,越能成为海洋研究的前沿领域。曾任“蛟龙”号载人潜水器主任设计师、“奋斗者”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的叶聪感慨:“载人深潜让人更加体会到技术自主可控、自立自强的重要。中国人要把深海关键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。”
潜入万米海底,要攻克的首道难关就是巨大的水压。马里亚纳海沟1万米深处,水压接近1100个大气压,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。“奋斗者”号如何做到不惧高压极端环境,在万米海底自由行走?其关键就在于载人舱。
通过研发高强度、高韧性、可焊接的钛合金材料,攻克载人舱材料、成型、焊接等一系列技术难关,我国科研人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。从下潜600米到挺进万米深渊,涉及材料科学、高精度制造、导航定位和数据传输等领域,一系列技术突破不仅推动我国深海探测能力迈上新台阶,也为深海科学研究、资源开发和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精度持续提升
分辨率、位置精度令人惊叹,深海探测日益精密化、智能化。我国今年新建成的南极秦岭站,其研制建造的精细程度令人惊叹。采用装配式建设方式,所有建筑设施均在国内完成加工定制,现场只需按要求安装建筑模块。
对设备配置、建设材料的要求同样精益求精。秦岭站采用轻质高强的建筑材料,能够抵御零下60摄氏度的超低温和海岸环境的强腐蚀,清洁能源占比也超过60%。
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中,国产极地特种载具“雪豹”2驰骋冰雪,不惧严寒,尽显身手。这种新型极地特种载具能行驶于南极内陆硬雪、软雪、海冰、坚冰与砂石路面等各类复杂地形,同时可以根据考察实时需求,改装为站区快速运输、陆空协同指挥、紧急医疗救援等模块化方舱,标志着我国南极考察向精密化、智能化转型发展。
深海大洋的探测精度持续提升,离不开关键技术的有力支撑,得益于科研人员对高精度设备和算法的不懈追求。借助人工智能、高性能计算等更多新技术,深海科考有望实现更加精准的地形勘探、生物及矿物样品采集。
广度继续延伸
中外科学家携手,海洋科考国际“朋友圈”越来越大。我国的深海大洋探测脚步越迈越深,“朋友圈”也越扩越大。不论是“蛟龙”探海、“雪龙”破冰,还是“奋斗者”遨游,中外科考团队都有许多珍贵动人的“携手”时刻。
加强海洋科技创新,深化国际海洋合作,深海大洋探测事业将不断迈上新台阶。
(责编:王雅蝶、张永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