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几天前,一段关于“会讨论手榴弹的闽南阿嬷”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巨大的情感反响,让众多网友泪目。是什么情感炸弹有如此威力?让我们一同追寻历史,聆听这群“战地红花”的故事。
从少女到母亲,再到英雄,再到阿嬷,她们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人生之路。从小岛到渔村,再到前沿和机场,她们每年“八·二三”都会相聚在厦门市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。这里不仅是福建省首批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今年还被评为省级“新时代巾帼讲习所”。
观光园的民兵事迹馆内展示了张韭菜、许丽柑、洪秀枞等女民兵,以及“八·二三”炮战时期三岛海防民兵与驻岛官兵并肩作战的英雄事迹。这里还陈列了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“女子铁甲突击队”称号的“阳塘铁甲突击队”的相关历史文物,生动还原了中国战争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子炮班“双沪英雄女炮班”等英雄群体拥军支前的英勇事迹。
双沪英雄女炮班,由许丽柑、许含笑等七位姐妹组成。1958年,经上级党委、驻岛部队首长批准,双沪英雄女炮班正式成立。她们在炮火纷飞中,一边参加战斗,一边奋勇支前,展现了女炮兵班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20多个支前女民兵陆续加入女炮班,她们在生产的同时,在阵地上发射宣传弹,成为世界上参战时间最长、发射炮弹最多的女炮手,被誉为“战地红花”。
女炮班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段历史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她们的故事激励着新一代年轻人争当新时代“英雄三岛精神”的传承者、传播者、践行者。
通过“英雄三岛精神”主题展和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,红色基因得以在新一代青少年中延续。历史是人民写的,无数平凡的人在特定的历史时刻里创下了令人为之肃然起敬的伟业。
女炮兵班的红色传承,不仅仅是一段历史的记载,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。她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了“艰苦奋斗、甘于奉献、不怕牺牲”的英雄三岛精神,让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