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沈阳11月27日电 题
记者 孙仁斌、邹明仲、白涌泉
初冬时节,辽沈大地如一幅水墨山水画,清新素雅。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绿色工厂,践行节能降耗、低碳发展的理念;一条条数字化改造后的智能生产线让众多老企业焕发新生机;一台台高端智能装备填补行业空白……在辽宁,老工业基地正发生新的变化,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的特征日益鲜明。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,辽宁正以全新的姿态,展现出新的发展图景。
向绿而行,擦亮发展新底色
走在大连长兴岛的恒力石化产业园,就像穿行在一座由储罐和管道组成的巨型城堡,从炼油到化工,各种物料通过管廊紧密连接,各流程环环相扣,形成了“从一滴油到一匹布”的全产业链模式。穿过这些大型化工装置,记者来到恒力石化(大连)化工有限公司的污水处理展示馆,小桥流水、绿植环绕,成群的金鱼在水中游弋,仿佛置身江南园林。“这是经过处理后循环利用的废水。”公司总经理许锦告诉记者,他们把废油加工成为营养物,再用污水处理技术完成水质的净化。
辽宁省是化工产业大省,做好污染处理,是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必修课。辽宁省聚焦绿色化,已累计培育省级绿色制造单位575家、国家级176家,“十四五”以来,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0.1%。在绿色能源利用上,辽宁企业也在加快引入光伏、风能等可再生能源,面向未来擦亮发展的新底色。
向智转型,锚定未来促创新
向“数”出发,凭“智”转身,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带来新的动能。近年来,辽宁省聚焦建设数字辽宁、智造强省,数字化智能化变革迈入新阶段。通过数字化车间建设,沈鼓实现核心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28.2%,每年节约190万张图纸投放;新松公司创新性地将3D视觉、机器人智能焊接等先进技术融入机器人焊接工作站,相关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
向新发力,培育“新苗”生力军
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到高端装备制造,从生物医药到新能源,辽宁省大力培育多支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,为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。如沈阳法库通用航空产业基地,以低空旅游产业特色,推出飞行营地品牌,开设体验项目,打造全国低空旅游示范区。
这些“新苗”生力军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。经过蓄势与沉淀,辽宁正向着高端、智能、绿色的产业发展方向迈进,在构建具有东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推动高质量发展,书写“新新”向荣的未来篇章。